马克思主义学院-外网
 
 
 
 
 
文章内容页
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科研>>理论前沿>>正文
谈谈通识教育的特点
2015-07-31 10:17   社会科学部

要想让所有人就一个我们所提出的通识教育方案达成共识,只要是作过尝试的人都知道有多么艰巨。这样的尝试通常有两种结果:要么所有人根据自己对教育目的或者学习本质的认识,无论是思想上抑或是心理上的,各持己见;要么采用一概而论的办法,掩盖问题的本质,达成虚假的共识。很明显,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我们缺乏对于学生接受通识教育的需求的了解,也没有有效的手段来满足他们的需求。根据我们目前所掌握的内容远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理论(源于民主理念、学习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与大学里的教育实践严重脱节,通识教育的理念与实践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尽管人们对通识教育进行了广泛的学习、阐述、研究以及推广,但其本质仍然不为大家所了解,甚至常常被人误解。通识教育不是专门性或职业性的教育,也不仅仅是关于文化和自由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通识教育不是对于传统教育领域“搜地毯”式的普遍涉猎。对于通识教育的定义我们不能张冠李戴,如果不了解其定义,又怎么能对通识教育进行实施、改进以及借鉴呢?

更糟的是,没有人能够凭一张科目单或者课程表来定义通识教育。因为课程的数目几乎与实行专业教育(separate programs)的时候一样多。此外,通过简单的修改传统的课程内容,或者以现有的文科课程为基础创立核心课,这样的做法虽然省时省力,却为这一领域里脚踏实地的人们所摒弃。普遍接受的观点是:实行通识教育绝非易事,不可能不改变原有的课程模式就搭建起通识教育的框架。

如上这些思考告诉了我们通识教育“不应该”是什么样的,但是如果能广泛认同通识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或许更有启发性。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能犯的主要错误有:不去区分何为有关、何为无关的细节,或是忽视一些学习的原则,而正是这些原则使学习与教育的目的,学生的生活微妙地联系起来。恐怕没有人会对以下的所有观点全盘吸收,如果说哪一个现有的通识教育方案符合了下述所有的特征条件,恐怕也是不切实际的。

为了避免可能造成的误解,我们应该强调,任何有效的通识教育手段都必须坚持知识的精准性、学生学习的勤奋度和成果的卓越性。尊重事实、并乐于去检验既定的真理,将理念、原则与相关事实进行联系并运用它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这些都是每个优秀教师的共同目标,而要达成这些目标所需要的恰是学生的努力。就这点而言,通识教育与传统教育并无二致,需要相关各方都做出更多的努力。

首先,通识教育的课程应由全体教职人员共同协商决定。在改革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应不忘自己的学科与领域,以整体的规划为前提,进行自己课程的规划。在确定某一课程是否应当被纳入通识教育体系之内,应当怎么教、由谁来教之前,还有许多问题要解答,需要做很多尝试。通识教育体系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以目标为导向,而不是与目标分隔开来。这些目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每个独立的目标都是构成整体所必需的部分。

第二,通识教育是独立的,不是为了后续的深入学习做准备。对任何特定学科领域的研究最终都发展为通识教育体系中的一块,只有小部分内容除外。因此,对于通识教育中任何一门指导性的课程来说,最关键的是学生在能从这门课程的终极结论中学到多少东西。

一些针对传统“导言”或是“导论”式课程的批评可以说明这一点:一门典型的生物学课程的设计与教学是为了向人数只占5%至10%的学生作学科介绍,这些人将来可能成为生物学家。但这样做忽视了更多学生的利益,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一课程既是生物学入门,也是他们所接触的全部生物学知识。对那些特定专业领域的人而言,介绍性课程是迈向专业的第一步,而不是为了达到“通识”的目的;而对并非这一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介绍性的课程可能只是一个短暂而毫无意义的预备性学习,对他们的将来没有任何用处。

通识教育不是由不完整的碎片组成的,不管这些碎片能否在将来被串联起来。通识教育也不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极端关注细琐问题的人。通识教育的整个体系都是精心策划的,目的是为了将专业知识、基本理念,以及专业或基本的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理解模式与能力。而这些对于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都是至关重要的。客观事实与我们的直观理解相关。由这些事实本身延伸出一些精准的理论,这些理论反之赋予了事实以新的含义。当与一些即定的目的联系在一起的时候,这样的领悟是很有帮助的。

除了极个别的情况,很难在一开始就判断出哪个学生将来会成为科学家,哪个学生会成为社会学家,或者法语老师。基本的兴趣和特长会渐渐显露。研究表明,如果学生可以推迟一段时间选择专业,并利用这段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超过半数的学生会在大学的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改变自己接受教育的目的和将来的职业目标。此外,一进入大学就将学生塞到各自的专业领域里,不与别的学科沟通,这样的做法本身就应该受到质疑。不管是理科的还是非理科的学生都应该进行第一手的观察,并将直观理解与常识相联系;学生应该努力使自己善于开展研究,根据相同点对事物进行分类,探索事物的原因,并且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这样的习惯能够帮助他们运用知识与科学的方法有效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这些知识虽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只是起辅助作用,并非通识教育的主要目标。通识教育体系中的每个主题与科目,在实现与通识教育相关的目标的过程中,都应该尽自己的责任。如果这样的教育想要起到一个可靠的基础作用,并在它的基础上开展后续的专业教育(事实表明,通识教育也确实能够起到这样一种基础作用),这些通过通识教育获得的知识应当只被看作是一些额外的收获。

第三,通识教育所传递的知识应该与课堂外的问题息息相关,并且具有操作性。它自始至终强调的都是理解而不是机械地累积。在课程的每个阶段都有实践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纯理论的知识是不完整的、短暂的、空洞的。通识教育体系内的每门课程都应该能反映通识教育的大方向,每一点都必须与这一目标相统一。

第四,通识教育应该是一个由事实、主旨、理念、方法和应用紧密结合的整体,而不是由不同的课程分散地排列在一起。它的框架更大,课程的定位应当在这个框架内。

传统观点总是这样批评通识教育:只有知识的广度,却没有深入的透彻理解。很明显,没有人可以同时兼顾深度和广度。同样的,人们认为,只有以深度为代价才能获得广度。这一批评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它不单单只是一个关于通识教育的意见纷争,很多通识教育开始时的确是采取了“田野调查”式的点对点的教育方式,有其肤浅的一面。

然而,一个事实有时被忽视了,那就是深度和广度之间有着更深层次的关联。用在面包片上抹黄油或者通过表层采矿和深层采矿来发掘黄金,这样的比喻不能说明问题。认为深度与广度的关系就像水平与垂直一样,这种普遍的观点存在偏差。在通识教育中,宽度并不是浅显、简单的同义词。深度也并不一定意味着狭窄、局限的专业学习。人们常常认为深度就等同于经过详细的前期准备性学习,再继续学习一些狭窄的分类学科,例如物理、化学、生物、心理学。然而,知识与理解并不一定是抽象的,不一定要符合这些分界。否则,生物化学或者天体物理学是不是就该是肤浅的呢?对知识的透彻理解在一定情况下使学科间的障碍得以消除;在另一些情况下,学生却被限制在一个学科内。这取决于学习的目的和问题的本质。专业学习的深入可能会使知识面不断缩小、集中。通识教育却通过不断更新改进,引入与专业学习密切相关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识教育的发展进程融合了事实、原则与方法,可以说,通识教育始终怀揣着一个与传统教育全然不同的目的。但是,通识教育及其综合性的教育模式,却在这个问题上被大家普遍曲解了。

通识教育的目标是以这些大方向为标准,建立一个学习体系。但这一体系如果不联系与传统学科相关的知识与方法,这一目标难以实现。在这里,我们所能做的不过是点出全面整体化与目标模式之间的紧密关联。而这些都是通识教育最为关注的。

然而,有一点显而易见:朝着正确方向所开展的通识教育,必将导致学生兴趣爱好领域的延伸拓展而非狭隘偏颇。与生活的关联性源自一些新接触的事物,更源自于对互为关联的各类知识的探索,这远比单纯强调某一个或几个相互关联的公式、规则重要得多。

第五,通识教育应该提供给学生一个已经预先安排好的前进阶梯。这个阶梯以知识积累为基础,同时又有所拓展,并且应用于下一级阶梯。我们每一步的努力都旨在弥合知识和学生理解力上的差距、给予他们必要的技巧,同时消除不必要的重复。

这是一个逻辑推论,是根据之前提到过的“更宽泛的框架”一说,以及更积极、广泛的将内容与方法联系起来这一建议而得出的。运用一系列有序的指导在高等教育的某些领域中并不是什么新鲜的做法,但是在指引学生培养通识能力和全面素养方面,传统教育模式仍然是相当匮乏的。我们的目的不在于解释一些没有相关性的现象,更不是依从教育者的主观判断或者择取他们个人的奇思怪想,而是为了用一切可能的手段帮助学生谨慎地向平衡的目标发展。无论做出的妥协起了多大的积极作用,任何缺少团队协作与一套内部紧密联系的制度的体系,在本质上,其成功与否都是听天由命的。在教育的这个阶段,缺少了谨慎的全面规划与组织,比其他任何阶段来说,都存在着更大的隐忧。结果通常是,每个教授新课程的老师都会发现,自己多少都有必要再重复一些基础知识,每次都要从最基本的开始讲起。

通识教育体系的核心是:全面贯彻教育的远大目标,有组织地整体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反对者可能会认为这样做等于给学生戴上了一个紧箍咒。但是事实是否真的如此?我们与其说是取决于课程内容的安排,倒不如说是取决于授课的方法。

我们身处的时代已不再强调把事情极度细分,将问题最小化毫无意义。一方面,专业教育的影响十分强大并且无处不在,另一方面,通识教育正在争取时间,呼吁老师和学生共同做出更大的努力。的确,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被认为是当前大学教育的两根中流砥柱,它们各自取长补短。但是整个教育体系都已经适应了标准的专业教育,从艺术、创新、科研到整个“教育生产线”。

很明显,认为通识教育就是随机选择一些科目,而不去改变它们的课程设计和管理结构,这样的想法与我们所说的诸多通识教育的特性难以吻合。通识教育赋予我们的是知识的整体性,尤其是与学生的生活和我们这个时代紧密相连的知识。随机的安排课程和片面的强调学习本身一样,是行不通的。看来,教育模式亟需重组,并且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方法。知识应该用一种充满想象力的方式来传授。我们不能破坏各学科领域之间原有的密切关系,也不能忽视理念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因此,我们应该怀着上述这样的目的来设置课程,以此促进知识、智慧、批判性思维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

第六,持续系统地对一个通识教育体系的价值进行调研是很有必要的。与政府、工业部门以及教育事业一样,最终衡量一个通识教育体系所依据的标准,在于它是否起到了作用,是否达到了预想的目标。不过似乎通识教育受到了一些权威机构的反对,它们不认为检验通识教育最好的办法是考察它所产生的结果。

先不说很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美学鉴赏能力、对于社会和道德问题的敏锐性,此外,我们也不能保证目前开展的通识教育不会犯我们以前的老毛病,或者引出一些相同的局限来。一个没有系统化的将其目的与可能产生的结果联系起来的教育理念是存在风险的。它会根据事先的研究教条式的教育学生,或者根据一些仅仅指明了方式和内容,却没有给出最终可能产生的结果的心理学理念来教育学生。那些曾经引领了学术改革的教育理念,在被真正采用之前就都已经展现出了独特的优点。作为一个新来者,通识教育正处在不利的位置上,更关键的是,它亟需我们做出评估。

眼下,我们缺少一个公认模式作为参考来实施通识教育。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仍是充满希望的。而且目前我们已经开始采取一些初步的措施。多年来,很多有识之士正联合起来,协同努力着,希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应不仅仅是从纯理论角度的测试。我们已经,并且正在那些评估过程中最困难的地方取得切实的进步,即“运用知识的艺术”。

第七,通识教育是以学生,而不是以课程为中心的。我们首先关心的是学生的能力,态度,鉴赏能力,判断力和行为方式。我们最终关心的则是他们将会对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一核心价值赋予教师们一份特殊的责任。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这份责任,教师们迟早会对通识教育的方式和目的失去信心。

通识教育的特征和以上提到的这些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设计课程与项目的过程中,教师是否以对学生而言重要的事实、原则和理念为基准,是否让这些对学生起到重要的作用,是否以学生为起点,是否让课程的内容与教授方法适合学生的需求,这些方面都会对一个通识教育项目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做出这些决定并不容易。然而,目前我们却倾向于夸大知识的能力和效力。我们理所当然的假定每个学科的研究都是为了研究这个学科本身展开的,是直接依赖其自身的传送价值和整体效用的。把学生作为基准和关注的焦点,我们所能得到的一个很大的实际效果是,通过有结构的学者之间的协作,实现更广泛的合作和教员间的相互支持。这样我们便能获得一股渗透进整个通识教育项目的力量,来提升团队的整体性,并给每个阶段的教学提供指导。

从强调客观的学习过程到强调做出以人为本的调整,从孤立狭窄的特定对象到创造出一个更宽泛的,对个人与社会更有重要性的指导模式,这样的转变是冒险的。这样大的变化对每一个牵涉其中的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一个学科的自我管理是建立在特权与特殊津贴的基础上的学术环境内,而且在这个环境中每个学科都沿着自己特有的跑道不断发展,这就使得做出改变更为困难。有人要求学术一致性,有人要求学术独立性,有人担心老师们将教育理论和实践混为一谈。

然而,还有其他的障碍值得引起关注。其中主要的不仅包括历来在课程内容选择和安排上的狭窄性,对于课程主题呈逻辑状发展的或传统或假设的过度担忧,还有不敢于放弃已经成为习惯或者标准的流程。

在通识教育中,对于传统知识模式和无关的学习内容坚持不放是一种心理学、教育学上的错误,或者说是一种哲学上的困惑。Santayana倾向于把狂热主意定义为人们在失去目标之后,盲目的加倍尝试去做别的事情。不管怎样,通识教育最终关心的还是学生整体人格的发展——与智力、道德和社会相关的。系统的处理和发展课程的主题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通识教育另一个值得一提的特征是与宗教相关的服务的理念——通过社会成员间的精神协作来实现,包括艺术家、诗人、科学家、牧师和教师,偶尔还有企业家和商人。整个教育体系都按照这样的比例来培养学生,以谋求社会的发展,教会学生为了他人的福利做出自我牺牲。从这个层面上来说,通识教育与别的教育项目都是相通的。所以这一种牺牲精神绝不是通识教育所独有的。但是,反过来说,一个真正的通识教育项目一定要具备这一点。

然而,我们又不能根据这一点就武断地制定标准,说只有符合这一点的项目才能被贴上通识教育的标签。有一点是很明显的,想要根据某些特定不变的条件立刻判断出一个教育项目是否有效果,这样的尝试是毫无意义的。

教师对于通识教育所起到的推动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有才华的学者和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内容、原则和方法的想象力,以此照亮学生的思考过程,并使学习对学生具有长久的重要意义。当整个体系都为开展通识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的时候,再通过教师和特定的学生群体的努力,前景可能会有改观。这将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国家社会和智力发展。

虽然有人会将通识教育理论化,或者从整个上去勾勒通识教育的轮廓,但是实际上,在创立一个项目的时候还是需要步步为营的。把所有的部分联系起来的是一个混合体:共同的目标,将理论联系并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和团队协作。这里,和其它需要人们做出努力的领域里一样,自由开放的思维,从心理学的角度理解问题,最重要的是,不断地尝试,对犯的错误进行正确的评估显得更为重要。因为从长远来看,它们比那些由传统、直觉和学术常识所得出的结论更为可靠。(作者/来源:贾德森•巴特勒)

关闭窗口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返回首页 
站内搜索:

                      Copyright © 广东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